無標題文檔

有关网站集群架构的一点点思考

我目前所在的公司打算重新部署服务器集群架构。对于此,作为名项目开发人员本身对于 Linux 有点了解,想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参看下面的网络和服务器架构图: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0_24/1193210104.jpg

基本上此集群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层:网络链路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存储层。然后大体上再安排两台服务器分别作为数据备份服务器和监控服务器。

网络链路层

网络链路层主要分配请求的负载平衡。前端通过一个防火墙和交换机以后,再交由 LVS 处理。然后 LVS 决定相应的应用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

此端我部门里的某一成员计划采用脚本程序控制。但个人认为对于此我想一来是效率不高,二来的确对于高负载的要求来说,稳定性还是有待测试的。所以我们听从了我们的管理员的看法,采用网络层的动态分配。

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器主要用作存放各种应用服务器,比如 Web 服务器、搜索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Web 服务器可能要根据具体的流量来确定具体的服务器规模。

大体上按照服务器的性质来分, Web 服务器和搜索服务器对于 CPU 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文件服务器则偏向于磁盘的吞吐性能。

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在这里我理解为数据库集群。按照现有的项目规划数据库的性能要求是当前的服务器集群中最高的,所以个人认为这块是重点。

其他

相对的后期扩展性问题

这点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后期如果对于数据更新频率不是很高的应用,可以在各层之间中加入若干台缓存服务器,以提高响应速度并缓解应用服务器的压力。

预算问题

预算和现实总是有些差距的。此规模的服务器集群主要的预算基本上都应该在数据库服务器上面了。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缩减服务器的规模和数量。

但是对于长期的项目规划来看,任何的付出都会获得一定的回报的。对于此,我想我的态度是乐观的。

Windows Server 2008 真实写真

上个星期从 wiLdGoose 兄弟那里得知,他已经开始用上了 Windows Server 2008。而我本人说实话对于 M$ 的系统并不是非常的「感冒」,一来是用了 XP 那么多年也顺手了(XP 对于现在的硬件来说也适合了),二来是因为我是一个 Linux 用户。

wiLdGoose 兄弟他本机的系统截图可以得知,Windows Server 2008 相对于以往的 M$ 服务器操作系统(比如 Windows Server 2003)从界面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改进(说实话我不喜欢 Vista 风格的图标)。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7957.png

刚安装好的界面也是非常的清爽,习惯了操作 Windows 的弟兄们应该也能很容易的上手。我还记得「当年」 XP 默认安装好的界面就只有一个「回收站」的图标,这着实让人大跌了一下眼镜。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7978.png

开始菜单还是那个开始菜单,丝毫没有改变。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7997.png

资源管理器的样式做了一个小的调整。底部可以显示当前选中项目的属性(类似于增强型的状态栏?),而左上角的 favourite links 则可以记录经常访问的路径。这点我个人感觉非常的人性化。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8015.png

还是增强型的任务管理器。可以说这个软件从 Windows 2000 开始就一直保持了这样的风格。不过作为一个服务器操作系统,我想以后一个名叫 Resource Monitor 的程序要和 *ix 系统的 top 一样,经常的开着了。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8058.png

控制面板方面 M$ 似乎从 XP 以后就一直没有改进过了。不过习惯此操作的用户可以非常顺手的操作。再次声明下本人并不十分喜欢 Vista 风格的图标。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8077.png

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网络功能直接影响着它的应用价值。Windows Server 2008 在此方面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进,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我想新手也可以非常的上手。总而言之,M$ 的系统还是非常的傻瓜的。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6/1194348091.png

应用程序崩溃在 M$ 的系统中是非常的常见的。看来 M$ 连应用程序的崩溃提示框也做了些许的改进(怀念当年 Windows 98 的蓝屏死机和「非法操作」)。

总的来说 Windows Server 2008 从界面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微软声称此操作系统集成了众多「先进的功能」,而我本人并没有实际的应用过,所以只能从界面方面一瞥。

至于该不该升级,那么就看你个人的喜好的。而我本人的意见就相对的保守一些,我不会使用那些并不是很成熟的产品,尤其是操作系统。

相关的资料 说明,Windows Server 2008 的硬件要求和 Vista 是差不多的(那么我这个时候在想,此时的 Vista 的境地将是非常的尴尬的):

处理器:最低1.0GHz x86或1.4GHz x64,推荐 2.0GHz 或更快;安腾版则需要 Itanium 2。
内存:最低512MB,推荐2GB或更多。
内存最大容量支持:32位标准版4GB、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64GB;64位标准版32GB,其他版本2TB。
硬盘空间:最少10GB,推荐40GB或更多;内存大于 16GB 的系统需要更多空间用于页面、休眠和转存储文件。
光驱:DVD-ROM
显示器:SVGA 800×600分辨率或更高
键鼠:兼容设备

相关的详细资料可以到 cnbeta 的 Windows Server 专题页面微软的主页 去看看。

附:据说 PowerShell 是 Windows Server 2008 的一项非常重大的改进,对于习惯了命令行操作的我很欣喜能看见比 command.com/cmd.exe 更先进的控制台了。下面有一个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WMV 格式):

mms://wm.microsoft.com/ms/evnet/PowerShellDonJones_Snover_s_ch9.wmv

Slackware 的 INIT

这些天我一直在整理我以前翻译好的一些文档,并计划将其全部重新排版转换成 PDF 文档以便于保存。

这篇《Slackware 的 INIT》我翻译的时间比较早(当时我还真的是一个学生,呵呵)的一篇,它详细讨论了 Slackware 的运行级别以及启动的流程,推荐给大家看看。

下载地址(格式是 PDF 文档):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12/1194862747.pdf

https://friable.rocks/_/2007_11_04/1194173036.pdf (旧版)

我的照片

嗨!我叫「明城」,八零后、码农、宁波佬,现居杭州。除了这里,同时也欢迎您关注我的 GitHubTwitterInstagram 等。

这个 Blog 原先的名字叫 Gracecode.com 、现在叫 「無標題文檔」 。 要知道作为码农取名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不想在取名这事情上太费心思。

作为八零后,自认为还仅存点点可能不怎么被理解的幽默感,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声明本站所输出的内容以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自己所服务公司或组织的任何立场。

如果您想联系我,可以发我邮件 `echo bWluZ2NoZW5nQG91dGxvb2suY29tCg== | base64 -d`

分类

搜索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