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大家都有点疲累,路上任导也没有做过多的活动,大家都无言得在车厢里安静得坐着,气氛有点尴尬。任导也没有暖场的意思,简单的概括了下接下来的行程,就继续不说声了。

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少年宫,感受平壤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其实,说实话在我看来是政治气味很浓郁的行程。任何宣传体制思想的国家,在对外宣传方面都会将青少年的幸福感作为宣传的一种方式,例如我们熟悉的「八九点的太阳」等等。

同时,对于年纪角度上说「统一思想」方面而言,年少阶段其实更容易进行思想方面的灌输。这对于集权国家而言是非常而且必须是有必要的。

从地铁站到少年宫其实车程很短,任导刚放下话筒车子就已经停在了很大的广场上了。平壤司机的停车方式让人感到羡慕,直行然后刹车停止就行,没有任何的倒车入库以及其他的动作。

这在拥挤的国内街道是件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可能对于女司机而言在平壤生活是种福音,当然前提是能在平壤开上车。

车子停下了以后,沉默的司机下车将车门一甩,就不管我们了。任导这时候指明了卫生间的方向,大家这时候已经憋了很久,也顾不得前言后语争相得去方便。

这可能是少有的几次任导要求排队入场的「景点」。等我们人排队完毕,早早就有个姑娘站在少年宫的门口等着我们。

姑娘的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只有十岁上下的样子,马尾辫、穿着深蓝色的学校校服胸口系了根「红领巾」。如果说能够时光穿越的话,就是中国大陆八十年代学生的模样。

对于我们这帮「八零后」来说,这幅打扮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姑娘看到我们很紧张,看来是初次带队,也不会说汉语。所以旁边的小池等她说完一句话,然后给我们翻译一句话,显得很吃力。

话语间,旁边的 Allen 问我是不是你们小时候都要戴红领巾的呢?我说何止,从小我们被教育那是英雄的献血染成的、是红旗的一角,不能用来擦鼻涕更不能弄丢。

「噢,那你们的英雄挺忙的」,我不知道 Allen 知道不知道我说的意思,他回过头来想举起相机拍些什么,但是又放下了。

听小姑娘的介绍,平壤有两个少年宫,此次访问的是建于 1989 年的万景台学生少年宫,是朝鲜最大最气派的少年宫。其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有 600 多个房间,包括科技、体育、文艺等 200 多个小组活动室,一个拥有 2000 个坐席和高标准旋转舞台的剧场和一个能够容纳 500 名观众的小型体育馆等。

据说整个少年宫耗资两亿美元,是展示朝鲜青少年教育成果的大型橱窗,江泽民访朝时也曾经参观过这里。任导说平壤的孩子每天下午都会免费到少年宫来参加艺术、体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培训。

「孩子是国家的国王」,任导自豪的说。其实脑子里对应起来,当时我们的伟人说我们的孩子是「八九点的太阳」,看来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其实有很多地方的共同的,言语都差不多。

孩子对于家庭而言是未来,国家也很重视。但能到平壤少年宫的孩子,多多少少让我感觉是国家精心选拔了一大批容貌和才艺优秀的孩子加以「培训」,然后每天在这里给外宾们表演。

在这里,孩子也是演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