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一篇游记,叫《金刚山夜未眠》,似乎是台湾人写的一篇游记。我进入金刚山酒店房间的瞬间,我就体会到了当时作者写这些文字的心绪。

这个酒店的条件晚上能踏实睡着是个奢望。酒店的设施从韩国人走了以后,可以说这些年以后就几乎没有更新过的。

房间的门都是漏风的,房门正对着阳台的移门,如果不关紧风会呼呼的灌进来,非常的响。加上由于是山区,晚上冷得让我直哆嗦。

山区的空气自然是非常好,这里又往东靠近日本海,潮湿。对付这种气候最好的办法,在我们江浙这边就是开空调。

这个酒店有灯能亮以及是最大的恩赐了,对于开空调这种事情我可不敢奢望。

金刚山酒店的阳台之间是联通的,所以我们入住了以后相互打了个招呼,但外面那么大的风谁都会没有心思待在外面的。心想如果是夏天,这里想必肯定是个很好的去处。

凑合了一个晚上,刚睡得惬意就就被敲门声吵醒,我立马警觉得从床上蹦起来。

不一会门另外一边挤出来了几个生硬的中文“起床了,女士先生”。我一看天还是微亮,看来这个酒店叫早的方式挺特别。

我喜欢这个酒店的阳台,洗漱的间隙我拖着裤衩就走向阳台看看风景。

太阳从我的右手边逐渐的升起,由于是山区雾气很多,这个时候整个山头的雾气逐渐被阳光驱散,形成了不同的分层。

上层是青山原本的颜色,中层白色的雾气逐渐被下层的上升的热气挤压,显得那白越来越浓厚。雾气漂浮上升连接成为一片,往远处看去像极了泰山的云海。

酒店的早餐似乎又是看不到绿色,简单的概括就是馒头和稀饭,不过这也是符合我们国人的使用习惯。吃完饭导游就开始催促我们上车,我们要从这里返回平壤,按照原定的出发时间以及晚了很多。

想到回程的路,就想到来时候的艰辛,我打算一上车就睡觉,不给自己任何的机会。然而,导游似乎明白我们的苦楚,所以车子启动就开始组织我们做游戏,唱歌。

看团里的中老年人居多,这个场景下唱红歌肯定是最讨好的。

导游先唱了首“阿里郎”,旁边的 Allen 说其实台湾也有个“阿里山”,我说杭州还有个“阿里巴巴”呢,反正都是“阿里”系的。

唱歌我自然是没有天赋的,而回程的颠簸真当是让人很烦闷的件事情。无它法,只能扭头看窗外的风景。

我们沿着海岸线行驶,旁边就是日本海。

想到日本海,想必对于国人而言一直都是个痛,至今为止中国是没有直接的日本海出海口的。从珲春沿着图们江出海口一直走,在离日本海出海口不到十五公里,就无法国境了。

图门江是个不大的江域,大型的船只无法通行,同时在超俄扼守了图们江出海口的两岸。

上个世纪中叶,中国经过和朝俄三边的谈判终于被允许小型船从水域走图门江进出日本出海口,然而几年以后朝俄双方就造了横亘江两岸的铁路桥。

桥面修建得非常低,以至于稍微大型的以及有桅杆货船是是无法通行,国人望着近在迟迟的日本海只能望洋兴叹。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利益以及博弈,往往就是显得那么简单粗暴。

车子继续在飞驰,车厢里一路载歌载舞。我坐在最后排颈椎难受得要死,稍微眯了会车子似乎在空旷的马路边停了下来。

环顾四周,我注意到司机让你停车方便的地方肯定是无人烟的,哪怕在农村里有公共厕所他也不会停下让你在野外方便。

车子继续前行,路过个小型的城市,忽闪间我看到一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 Mazda Titan 货车。

Mazda Titan 在上个世纪帮助日本从战后恢复一直到腾飞起了很大的作用,以至于在马自达博物馆 Mazda Titan 一直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我不知道北朝鲜是通过什么渠道引入该车,同时那么多年还仍然在使用。

要知道这个车型的汽车,让它在博物馆发挥的价值会比实际使用要大得多。作为马自达粉,我有点心疼北朝鲜人民的“暴殄天物”。

回程的路上逐渐没有了歌声,其他人估计饿得都各自得入睡,颠簸的路面让我开始怀疑人生。

导游说我们还有一半的路程,异国他乡我从来没有那么期待能回到这个国家的首都。

未完待续